今天是2025年07月23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赴蓬莱镇开展“送爱心”活动 情暖鸿福村老人

 

2025年7月19日上午,福建农林大学“农旅焕新,育苗筑梦”实践队在蓬莱镇鸿福村老人活动中心开展爱心慰问活动,为50位老人送去才艺表演、互动游戏及暖心陪伴。活动由蓬莱镇副镇长李琼月牵头,以“青春敬老·文化惠民”为主题,通过“介绍-展演-互动”三环节,搭建起青年与老年群体的情感桥梁。

乡音牵线:政企校联动启幕温情时刻

活动伊始,李琼月副镇长用闽南语向老人们介绍:“这些农林大学的孩子带着技术和孝心来,今天要给大家唱唱歌、跳跳舞,陪大家热闹热闹。”她特别提到,本次活动是镇政府“银龄关爱工程”的重要组成,旨在通过青年力量填补农村老人精神陪伴缺口。

实践队队长曾亦朵带领队员依次自我介绍,简单介绍了本次实践队在蓬莱开展的活动,并说明了实践团队的活动目的,队员们结合专业特长许下服务承诺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来自泉州的队员王晶用闽南语送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的祝福,引发全场欢笑。85岁的林阿婆拉着队员的手感慨:“现在的大学生真有心,还会说咱本地话!”

 

图为实践队长曾亦朵上台自我介绍场景(王晶摄)

艺韵传情:多元展演勾勒老少同乐画卷

才艺环节涵盖传统与现代元素。实践队员顾捷的中国舞,将现代舞曲与传统元素相结合,用柔美的舞姿展现新时代的文化融合;王晶演唱的《爱拼才会赢》,以这首脍炙人口的闽南方言歌曲,搭配方言解说,彰显了闽南文化特有的打拼精神,充分彰显80年代福建人民的奋斗岁月。彭乐涵的街舞《青春节拍》则点燃全场,72岁的张爷爷跟着节奏拍手:“这舞跳得有活力,比我孙子还厉害!”

茶艺师宋晓瑶现场冲泡铁观音,讲解“温润泡”“凤凰三点头”等技法,茶香中老人们品尝着队员们凌晨制作的茶点。全体队员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时,红色精神与青春活力交融,展现新时代青年不屈的民族脊梁。当地小朋友吴柏源主动献唱《半生雪》,清澈童声与老人的掌声交织成最美和声。

图为实践队员宋晓瑶现场演示茶艺场景(施宇涵摄)

暖心动能:从一餐一舞到长效服务承诺

互动环节中,郑田婧、彭乐涵带领老人跳起改编版手指操,将《最炫民族风》节奏融入“拍肩”“转腕”动作。队员们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一对一”教学,91岁的陈阿婆笑着说:“动一动全身都舒服,比吃药还管用!”

午餐时分,队员端上亲手制作的闽南咸饭和线面,配料中的虾仁、香菇均来自当地农户。李琼月副镇长介绍:“食材采购自村合作社,既保证新鲜又助力乡村振兴。”此次午饭还充分融合了当地的非遗特色,龙居面线非遗传承人胡丽珍女士为本次活动赞助了手工龙居面线,并亲自下阵炒米粉,让活动中心所有人感受了独特的非遗风味,活动尾声,所有实践队员和政府工作人员一起拍了一张合照,共同记录这一次圆满成功的送爱心活动。

图为活动现场所有人员合照

实践队指导老师黄成茂表示,此次活动充分的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青春风范,将爱心播撒至鸿福村的每个角落,让留守老人们不再孤寂,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送爱心活动,更是勇于担当时代大任,顺应国家发展战略,谱写一曲朝阳与夕阳相融合的时代之歌。(通讯员:曾亦朵、卢观丽、王韵迪)

 

上一篇:福建农林大学实践队探秘龙居面线 非遗技艺助振兴
下一篇:非遗三课进蓬莱:福建农林大学以美育之笔答好乡村振兴时代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