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非遗“破圈”:独家绝技创造的“小康生活”
假期第一天上午,我带的太阳花就销售一空,下午又让家里捎来一批。2021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撞上端午小长假,鄂温克族姑娘艾吉玛带去非遗宣传展示内蒙古主会场的太阳花深得游客喜爱。 6月15日,3天的假期和活动同时落下帷幕,艾吉玛数以万计的太阳花成功售出。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曾经藏在大山里、森林里、草原上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逐渐破圈,独家绝技为当地猎民和牧民创造出小康生
作者:张玮编辑:中新社日期:2021-06-16河北沙河:在二里头感受文化遗产魅力
6月12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考古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向小朋友讲解考古挖掘知识。 6月12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小朋友讲解文物知识。 6月12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参观者讲解。 当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开展主题讲座、考古体验等活动,普及文物保护及文化遗产知识。
作者:郝源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5福建武夷山:展示文化 保护遗产
6月12日,武夷竹编制作手工艺人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向游客展示现场制作的竹编作品。 6月12日,手工艺人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展示黑釉茶盏制作技艺。 6月12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茶艺师摆开茶席与游人分享武夷山茶文化。 6月12日,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举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茶百戏技艺吸引游客驻足。 6月12日,在福
作者:陈颖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5山东日照:乡村书屋“照亮”村民幸福路
6月11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孩子们在乡村书屋看书。 6月11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村民和孩子在乡村书屋看书。 6月11日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拍摄的乡村书屋。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小草坡村是一个仅有300多人的小村,村里却有一个面积约7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30余人阅读的乡村书屋。书屋里2800余本图书全部由村民自发捐赠,24小时昼夜开门,无人值
作者:范长国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5湖北秭归:屈原故里龙舟竞技过端午
6月14日,参与竞渡的龙舟在比赛中。 6月14日,参与竞渡的龙舟在比赛中(无人机照片)。 6月14日,参与竞渡的龙舟在比赛中。 6月14日,参与竞渡的龙舟在比赛中(无人机照片)。 当日,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在三峡大坝前秭归县水域举行龙舟赛,欢庆传统节日端午节。
作者:向红梅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5首届大运河通惠河畔文化节暨朝阳区高碑店地区 迎接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启幕
6月11日,首届大运河通惠河畔文化节暨朝阳区高碑店地区迎接建党百年主题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通惠河畔文化创意产业园拉开帷幕。
编辑: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1-06-12导师帮带机制促湖笔老字号传承有序
6月10日,在位于湖州爱山街道的王一品斋笔庄制笔车间,50岁的俞剑华(右二)向年轻制笔师传授传统制笔的择笔工序。 6月10日,在位于湖州爱山街道的王一品斋笔庄制笔车间,王一品斋笔庄第17代传承人许剑锋(左一)跟制笔师交流。 6月10日,在位于湖州爱山街道的王一品斋笔庄制笔车间,61岁的徐子敏(左)向年轻制笔师黄丹示范笔毛梳理流程。 位于浙江湖州的湖笔老字号王一品斋笔庄已有280年历史,秉持导师
作者:翁忻旸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1呼和浩特:塞上老街音乐美食季开幕
6月10日,游客在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游玩。 6月10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舞蹈。 6月10日,游客在开幕式上观看表演。 当日,2021年塞上老街音乐美食季文化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历史文化旅游区开幕。活动分为赏内蒙古音乐、品内蒙古味道、促内蒙古文旅、带内蒙古好货四大种类,将持续至9月10日。
作者:贝赫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11上海松江:多措并举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
中国社区发展网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上海市松江经开区立足园区发展实际,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秉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千方百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真正做到用真心办实事,解决好群众心头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办好群众小事,为民服务有温度 经开区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展现经
作者:毕畅日期:2021-06-11书法家付丽华作品欣赏
简历:付丽华,女,1969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 2019年加入中国大公新闻报业集团为主任记者,被大公新闻报业集团任命为沈阳市大公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2020年加入辽宁省传统文化教育委员会,省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沈阳12中学)书法辅导教师!
作者:诚之编辑:中国社区发展网日期:2021-06-10沈阳文创产品展示会让民众把“盛京文化”带回家
第七届沈阳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会暨宫内有好市文创佳生活主题活动,6月9日在沈阳故宫启动,该展示会集合了沈阳故宫等多家文博单位的文创产品,让民众把盛京文化带回家。 沈阳文化创意产品展示会由沈阳博物院主办、沈阳故宫博物馆承办,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2021年的活动主题是宫内有好市文创佳生活,意在用承载着历史文化精髓的文创产品来提高沈阳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树立起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据介绍,本次活动集合了沈阳
作者:韩宏编辑:中新社日期:2021-06-10陕西泾阳:探寻历史文化内涵弘扬革命精神
6月8日,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采访活动媒体团走进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聚焦泾阳县安吴村红色文化,探寻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 位于泾阳县安吴镇安吴村的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亭台楼阁,绿树成荫,古典精致的建筑群无声地诉说着抗战初期的峥嵘岁月。 抗战初期,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爱国青年抗日救国要求,西北青救会在泾阳县安吴堡创办了一所战时青年干部学校。安吴青年训练班从1937年10月创办至1940年4月
作者:汪艳编辑:新华网日期:2021-06-1090后小伙5天绘出抗疫长卷 网友:佛山版清明上河图!
佛山版核酸检测上河图 6月7日,一幅佛山版核酸检测上河图受到网络热议。画作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核酸检测场景为背景,136名医务工作者为主角,其他人物还包含了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市民,总计345名。 该画的作者是居住在佛山禅城区的90后小伙陈志杰。因为被连夜展开的大规模核酸检测场面所触动,随后他便花5天时间创作了这幅画,用画笔记录下这座城市中广大市民闪闪发光的瞬间。 陈志杰告诉记者,他还
编辑:扬子晚报日期:2021-06-10凭一根竹子就能畅游江河?95后女孩“独竹漂”功夫了得
脚踩长竹 畅游江河 时而凌波微步 时而翩翩起舞 这就是独竹漂女孩 杨柳 95后女孩表演水上芭蕾 舞姿轻盈如飞燕 脚踩一根长长的竹筒,身穿艳丽的表演装,在水面上时而凌波微步,时而翩翩起舞,让人不觉惊呼仙女下凡碧波仙子。 近日,95后贵州女孩杨柳身穿表演装一苇渡江水上芭蕾的视频火遍全网,更有外国网友发问:这是什么中国功夫? 24岁的杨柳是贵州遵义人,水面之上,只见她脚踩一根竹筒,手拿一根竹竿,就可以
作者:石小杰 袁超 瞿宏伦编辑:中新社微信公众号日期:2021-06-09湖北一七旬老人自建书屋 成当地“精神家园”
马良云(左二)分享收藏的书刊。 从创刊到现在,订了38年,也读了38年。8日下午,在湖北省枝江市董市镇桂花村玛瑙书屋,书屋主人马良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全国知名文史读物《纵横》杂志,言语中满是自豪。 今年74岁的马良云酷爱读书、买书、藏书,人送外号书痴。从小学阅读第一份《中国少年报》开始,马良云就痴迷上了读书看报。马老读书的内容可谓五花八门,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教科技,特别是政史资料尤令他着迷。
作者:付江山 王芳 陈黄奎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6-09江苏盐城:“文艺党课”激活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
《烽烟桃花飞》剧照。 6月6日晚,作为江苏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之一,大型民族音乐剧《华中鲁艺记》在江苏大剧院燃情上演。该剧以1941年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简称鲁艺)师生真人真事为原型,讲述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志青年怀揣报国之志,告别家乡亲人来到鲁艺,为崇高理想献出青春乃至生命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芦苇青青菜花黄》剧照。 此前一天,同样以华中鲁艺为题材的原创
作者:谷华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6-08山西武乡:红色文化激活旅游热
这有一张全家福,是抗日名将左权和妻子刘志兰、女儿左太北在八路军总部驻地的全家合影,这时女儿刚刚出生3个月,爸爸妈妈为了参加革命,毅然将她送到延安保育院,从此一家三口分在三个地方,没想到这竟成了他们的诀别。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小小八路讲解员正在向参观者们讲述左权将军的事迹。 近日,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八路军故乡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重温这片太行山西麓的革命老区抗战史。
作者:任思雨 李季编辑:中新网日期:2021-06-0874个!西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各县区全覆盖
读者在拉萨市城关区拾光读书驿站享受阅读时光(6月6日摄)。 那曲市一名志愿者给75岁的老人次仁扎西量血压(2月3日摄)。 西藏自治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初,西藏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4个,实现全区各县区全覆盖。 近年来,西藏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新思想入民心、新文化进万家、新风尚进头脑的特色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农牧民群众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城镇乡村焕发
作者:张兆基、格桑朗杰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08国潮风起 文化大省河南“破圈”
参观者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剧场内观看表演。 演员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剧场内表演。 这是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无人机照片)。 演员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内表演 观者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内观看、拍摄演出。 总投资60亿元、历时四年打造的戏剧聚落群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芒种时节开城迎客。以厚重的黄河文明为创作根基,以最新潮的沉浸式戏剧艺术为手法,这座特别的幻城通过讲述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指引今天的人们触摸中原
作者:许雅楠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07上海:惠民放映 服务市民
6月6日,人们在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观看惠民放映影片。 6月6日,人们在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观看惠民放映影片。 当日,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开幕。当晚,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惠民放映活动启动仪式在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举行,现场开启第二十七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导赏线下惠民放映互动。
作者:王翔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1-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