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六月,放眼幽兰大地,田野间稻浪起伏,无人机梭巡喷洒;果园内枝繁叶茂,水蜜桃等时令水果挂满枝头;荷塘里莲叶接天,朵朵粉荷亭亭玉立,散发着沁人的芬芳……从抚河支流到青岚湖畔,从阡陌田园到现代农旅融合的示范基地,处处洋溢着奋进的盎然生机。
近年来,江西省南昌县幽兰镇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着力点,以强化队伍建设、培育乡村人才、提高村集体经济、创新乡村治理为抓手,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持续带动居民群众增收致富,一幅“党建红、产业兴、群众乐”的和美乡村画卷跃然眼前。
强党建,奏响固本强基“前奏曲”
“过去村里开个会都难,现在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上!”幽兰镇桃岭村党委书记熊思文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触,源自这个曾经的“问题村”,通过组建“五彩”党群服务队,实现的华丽转身。
2023年6月,幽兰镇以“党建红”为底色,依托党员干部、志愿者、热心群众、乡贤能人组建红色党员先锋服务队、蓝色平安建设服务队、绿色产业发展服务队、粉色巾帼爱心服务队、橙色五老暖心服务队等五支服务队伍。两年来,“五彩”党群服务队以“群众需求”为坐标,以“服务实效”为标尺,共开展服务活动3000余场,涉及政策宣传1200场(次),覆盖群众3.25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400余件。
“通过开展‘五彩’党群服务,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筹资金改建了党群服务中心,‘两委’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信心也更足了。”桃岭村委会委员舒莉兰说。
开启“五彩”党群服务模式只是幽兰镇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提升凝聚力、战斗力的措施之一。各村(社区)党组织坚持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汇聚党建合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实绩”,着力让党员意识强起来、党员身份亮起来、党员使命担起来、党员模范树起来。引智聚才,注重在优秀返乡青年、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种植大户等群体中培养村级后备力量,建立村(社区)“两委”班子人才库。积极组织党员外出考察学习,多次邀请专家开展业务培训,着力培育一批实用型党员人才,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综合能力水平,聚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更高、知识更丰富、能力更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
兴产业 谱写提质增效“奋进曲”
走进幽兰镇园艺场果蔬种植基地,瓜果满枝、清香四溢。翠绿的枝叶下,一个个西瓜圆润饱满,让人垂涎欲滴。瓜农们穿梭在瓜地里,忙着采摘、筛选、装车,人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种了120亩西瓜,农技人员指导我们改良品种、加强技术管理,西瓜长势喜人,今年的收入肯定差不了。”瓜农邓海兵说。
“这几年,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探索实施‘党支部+企业+农户+基地订单种植’模式,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瓜果产业,户均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园艺场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万红说。
发展快不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幽兰镇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把党建融入瓜果产业发展全过程、全链条,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无缝链接,为瓜果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带领群众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的路子。目前,全镇瓜果种植面积稳定保持在2000亩左右,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真正实现了“全年生产、四季供应、错峰销售、优质优价”,瓜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持续增收的“金疙瘩”。
蓬勃发展的瓜果产业,仅仅是幽兰镇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幽兰镇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深入推进“强村”工程,大力推行基地订单种植模式,引领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深度打造藜蒿、橘柚、草莓“三大特色产业带”,莲蓬种植、稻鸭养殖、时令蔬菜和蛋类加工等一批自主经营、业态丰富、前景广阔的实体产业初具规模。目前,全镇29个村的村集体收入均突破30万元,3个村达50万元以上,产业振兴势头强劲。
惠民生 唱响共建共享“幸福曲”
夏日的幽兰镇流芳村,如同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道路两旁,绿树掩映,鲜花点缀,干净的水泥路或沥青路通往各家各户,文化休闲广场上村民们或健身或唱戏……“以前村里杂草丛生,一下雨就寸步难行。现在环境好了,休闲娱乐的地方也多了,住在这里我们心情很舒畅。”村民赵有勇开心地说道。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近年来,幽兰镇党委积极开展“党建红融合乡村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将全镇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划片下沉至31个村(社区),由各村级党组织引领,书记亲自挂帅,蹲村领导、驻村干部、蹲点干部全程参与指导督促,每周开展“路长制”活动,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重点针对房前屋后环境、村内垃圾、沟塘淤泥进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迈入了新征程。
幽兰镇全面推进“两整治一提升”工作,共同富裕样板村建设项目工程,让一个个在岁月中失去光彩的老村庄焕然一新;门塘清淤和管网改造工程,让乡村的“主动脉”和“毛细血管”愈发通畅;甚至连村庄不起眼角落里的一块块裸露地也得到有效治理,变身一个个精致小巧的“农家菜园”……乡村发展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串起群众的“幸福链”。
“以前农闲的时候只能在家待着,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个月能多挣好几千元!”正在江西印智仓储物流有限公司务工的竹林村村民陶红光说。
因地制宜推进富民产业,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2024年以来,幽兰镇探索建立产业功能型党支部,由镇党委牵头,汇聚3个联建党支部、37个基层党组织的力量,覆盖29个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搭建起“3+37+29+N”的党建产业链条,链上紧扣联村共建,建设共富工坊、共富车间,直接带动1000余名周边村民就业。
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我们将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精准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目标要求,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涉农产业提质增效、旅游产业行稳致远,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振兴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振兴动力。”幽兰镇党委书记周海保说道。
万友平(江西省南昌县幽兰镇政府)
邓全生(江西省南昌市委组织部)
贾赟庆(江西省南昌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