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02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关爱心理 反对欺凌专题普法走进李家沱实验小学

调查显示,遭受校园欺凌、伤害与中学生抑郁发生的风险相关。预防校园欺凌和伤害相关行为对减少青少年抑郁发生尤为重要。9月11日,在民革成都市成华区支部的支持下,“关爱心理 牵手校园”专题普法在李家沱实验小学隆重举行。特邀专家——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行主任陈逢逢律师在讲座中说,中小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与在校园中遭受欺凌密切相关。学校与家长应增强对受欺凌者的关注,重视欺凌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源头避免校园欺凌发生。

围绕“关爱心理 杜绝欺凌”主题,陈律师借助“被谣言压垮的转学新生”“因50元债务休学的女生”等典型事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校园欺凌的各种表现。他说,校园欺凌并非简单的打闹冲突,它指的是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比如,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在社交媒体上恶意诋毁同学、故意孤立排挤他人,还有大家熟知的殴打、推搡同学等行为都属于校园欺凌。

陈律师特别指出,除了身体伤害,言语欺凌同样可能造成严重伤害!以借钱为名的勒索也是欺凌!那遇到了欺凌该怎么办呢?陈律师说:

第一步:保持冷静,保护自己。如果有人欺负你,尽量不要激怒对方,先想办法离开现场。可以假装顺从,找到机会跑到老师或同学身边。

第二步:及时报告,不要隐瞒。就像济南案例中的小王一开始没有告诉家长,导致情况越来越糟。记住,被欺负不是你的错,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或其他信任的成年人。

第三步:保留证据,配合调查。如果是网络欺凌,要告诉家长保存聊天记录;如果是肢体伤害,要保留好医院的诊断证明;如果有人证,要记下愿意帮助你的同学名字。这些都能帮助老师和家长更好地处理问题。

讲解过程中,陈律师不时与同学们互动,让大家在思考中理解法律、在生活中敬畏法律,真正将“关爱心理 杜绝欺凌”的种子播撒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周文 善章)

上一篇:明月红旗贺佳节,欢歌笑语睦邻里——科创路社区双节文艺汇演
下一篇:月满共和・情牵银龄——中秋探访活动温暖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