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第二届长江文化活动案例暨社会工作创新项目乐义乡花园村“花田议事”群众素质教育中心项目开展了一场“花田议事搭平台,素质教育绽光彩” 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共筠连县委社会工作部具体指导,乐义乡党委、政府主办,乐义乡花园村村民委员会、筠连县川页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
活动通过“花田议事会”组织村民围绕“菊花种植中常见环境污染源”展开讨论。针对传统菊花种植中过度依赖农药、化肥导致的面源污染问题,村民代表、农技专家与环保志愿者共同剖析症结:长期化学投入不仅破坏土壤生态,农药残留还随雨水渗透污染水体,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破解污染难题,活动现场演示了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一是物理防治护生态。推广“粘虫黄板”等绿色防控手段,利用害虫趋色性吸引并捕杀蚜虫、蓟马等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60%以上,从源头降低农药污染风险;二是变废为宝增肥力。鼓励农户收集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通过堆肥技术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据测算,每亩菊园施用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30%,不仅改善土壤结构、增强保水保肥能力,还能提升菊花品质,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活动还动员了村民积极参与产业规划,发展黑猪特色养殖,构建循环经济,结合当地养殖基础,活动重点推介“生态黑猪特色养殖+有机肥生产”联动模式:通过统一培训、技术支持与市场对接,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化、规范化黑猪养殖,将猪粪纳入有机肥堆肥体系,形成“养殖—堆肥—种植”闭环产业链。此举既解决畜禽粪便随意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又为菊园提供低成本有机肥料,推动种养结合、绿色循环发展。
此次活动以问题为导向,以平台为纽带,将素质教育融入乡村治理实践,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与生产技能,更通过“议事+实践”激发了基层自治活力。向村民普及环保政策、生态农业知识与实用技术,累计发放宣传手册80余份,现场解答疑问20余次。参与村民纷纷表示,“花田议事”让大家真正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角”,既学到了科学种养方法,也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守护“金山银山”。下一步,相关部门将持续完善“花田议事”机制,推动生态理念与技术落地生根,让素质教育之花在乡村振兴中绽放更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