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为儿童全生活着想
如果说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建构与实施,为儿童全生活着想是必然的选择,那么,语文课程内容中的跨学科学习,就是为儿童全生活着想最自然的课程阵地。任何一个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的选择和运用,总会在不同的角度与学生最切身的生活体验相关联,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母语学习的凝聚力和开放性、迁移力和创造性。 用主题凝聚,促视野开放 一个适切的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能够很自然地将学习情境、内容、方法、资源以及课程目标凝聚
编辑:中国教育报日期:2023-12-08中小学实现舒心午睡还要多久?调查:空间改造需考虑资金等因素
不久前,教育部对关于尽快实施午休舒心躺睡工程的建议做出答复,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校作息时间规范管理,将继续引导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 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地方已开启校内午休的探索实践,一些地方在全市学校推广午休服务。然而,政策如何更好落地仍考验管理智慧,也需各方形成合力。 多地开启校内午休探索实践 2020年5月,时任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校长张学秀就在琢磨如
编辑:澎湃新闻日期:2023-12-08学生有了潜心治学的底气
北京大学破除唯论文倾向,探索研究生学术创新成果综合评价机制 学生有了潜心治学的底气 本报记者 林焕新 发表几篇论文?影响因子是多少?这曾是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时必须搞定的硬性指标。 然而,这种评价模式标准相对单一,过于强调发表学术论文,容易导致研究生在科研创新中急功近利,偏离教育初心,不利于研究生学术成长。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肖云峰说。 如何破除唯论文的倾向?如何通过教育评价改革让研究
编辑:中国教育报日期:2023-12-07心系“国家事” 赤子报国情
编者按: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时多次到高校与师生交流,给青年学子、教师回信,为广大师生指引人生道路、明确前进方向。为全面展示各地高校莘莘学子铭记总书记谆谆嘱托,践行校训、立大志、明大德、成大志、担大任的生动实践,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系列主题报道,为您讲述新时代大学生在强国建设、民族
编辑:央广网日期:2023-12-07让孩子在运动中健康成长——各地积极探索校园活动扫描
新华社哈尔滨12月6日电 题:让孩子在运动中健康成长各地积极探索校园活动扫描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全国多地校园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创新课间活动内容、强化科技赋能,因地制宜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为青少年搭建多元化运动平台,让学生走出去动起来,在运动中强健体魄、收获快乐。 入冬以后,每天早上10点左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朝鲜族小学的校园内就开始热闹起来。小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全副武装,来到操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2-07教育部:把毕业生就业摆在更突出位置,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程
资料图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通知》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强化统筹部署、协同联动和高校责任,调动
编辑:澎湃新闻日期:2023-12-06助考中介乱象调查:帮助作弊,生意延伸至校内考试和英语四六级
新华社贵阳12月5日消息,当下正值就业招聘旺季,各地各类招聘考试密集举行。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网络平台,有的助考中介以考试援助为名诱导求职者舞弊,以此牟利。这种乱象甚至蔓延到校内考试,由此催生了一条地下黑色产业链。 牵线搭桥,帮助作弊 近年来,许多入职笔试由线下改为线上,在灵活、便捷的同时,也给作弊者造成可乘之机。记者调研发现,在一些网络平台,助考中介诱导求职者花钱走捷径的情况屡见不鲜。
编辑:澎湃新闻日期:2023-12-06新华社:“每天一节体育课”太多了吗?
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印发《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为何要给体育课时设立刚性约束?每天一节体育课会不会太多了?学生的校外运动时长又该如何保证? 4月10日,在广州市第七中学,棒球队球员训练结束后合影。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为何给体育课时设立刚性规定?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多项政策,保证学生的校内和校外体育运动时间
编辑:教育家日期:2023-12-06教育部: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
今天(12月5日),教育部、人社部在京召开会议,部署做好新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据教育部统计,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教育部要求,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地各高校要按比例配备校级就业工作人员。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推进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
日期:2023-12-06教育部发布26条举措,全力促进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26条举措,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具体内容跟教育小微一起了解 《通知》指出,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强化统筹
编辑:微言教育日期:2023-12-05对“妈见打”文具,必须露头就打
食品、文具、玩具等这些东西,孩子几乎每天都要接触。据《北京晚报》报道,一些中小学校园周边以及网络平台,都在售卖一些恶搞食品、问题文具,一些网络平台售卖的低俗玩具、色情手办更是不堪入目。 记得十多年前,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园周边小卖部面向学生销售的恶搞证贴纸,就引起社会关注,包括无耻色狼证花心大王证失恋证等充满恶俗的贴纸。如今,这类涉嫌恶搞低俗的文具、玩具重出江湖,特别是某些网络平台上售卖的针对未成年人
编辑:北京青年报日期:2023-12-05收拾好“办公桌” 奔向“小课桌”
一些年轻人在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上古琴课。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一迪 安静沉寂的夜色中,一股股青春的生机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中涌动:拨动吉他琴弦的动人旋律、敲击非洲鼓的铿锵鼓点、表演单口喜剧的阵阵欢笑、品茶茗香的淡雅香气这些曾被冠以学历提升扫盲名号的地方成了年轻人都市中的小清新。 夜校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以下简称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于2016年开设的公益性培训项目。相较去年而言,上
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3-12-05别把“学习困难”门诊当提分神器
据半月谈报道,近年来,国内多地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对儿童学习困难进行诊断和预防,减少相关疾病对儿童学习活动的影响。如今,开学已有两个多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学习困难门诊依旧处于就诊高峰。有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迟迟适应不了学校生活,听课效率差、写作业拖拉;有的学生总念叨不想去学校,甚至一到学校就头痛 一小部分儿童存在学习困难是一个早已有之的现象,但学习困难门诊见诸媒体报道却是近
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3-12-04是走是留?首届“强基计划”学生迎来转段考核
前不久,首届强基计划36所高校陆续开展转段考核。在部分高校的官网上,公示了首批强基计划学生的转段名单、数据等情况。 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36所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将其称之为强基计划。如今,3年时间已过,2020年秋季入学、备受关注的首届强基计划考生已经完成了3年的强基培养,今年秋季入学后迎来了强基转段。能否
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3-12-04谁来守护中小学生的“课间10分钟”?
新华社深圳12月3日电(记者赵紫羽、王浩明)让我试试!该我了,该我了!下课铃声仿佛触发了开关,孩子们冲出教室,嬉戏声在校园里回荡,尽情享受着课间10分钟的运动快乐。 日前,一场课间微运动全国现场展示暨研讨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新沙小学举行。校园内,来自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业内专家到场观摩,一场关于课间10分钟的深入讨论,也随之展开。 校园里的空间魔术师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局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2-04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就地取材开发跨学科课程 校园里上演“柿子变身记”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校园里的一草一木的变化开发跨学科综合实践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在实验和操作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27日一早,记者走进北京市第八十中学的课堂,观察了解中考改革后学校教学的新变化。 柿柿如意就地取材开发跨学科课程 北京新中考改革方案发布以来,生物、地理均列为了考核科目。不再有中考分数的压力,如何引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成为了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老师们思考的问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2-01这所行知小学打造“小先生”微课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江涛)11月28日,石家庄市行知小学小先生五分钟微课堂展示活动启动。在3天时间里,该校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将各展所长,在微课堂讲授的内容涵盖历史、科学、编程、语文、数学、英语、书法、体育、美食、朗诵、环保、中医等多个领域。 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眼里,小孩子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小孩子面对任务、
编辑: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日期:2023-12-01亲子育儿|孩子爱狡辩,家长该如何引导?
家长求助:读一年级的儿子喜欢狡辩,如看到他题目没写,便提醒他,可他一边写一边说:我不是写了嘛!他把牛奶泼洒了,却说:是妈妈把牛奶弄倒了!作为父母并没有骂他,可感觉孩子总是说出与事实不符的话。该怎么引导? 南京市夏光清德育名师工作室支招:孩子有时候喜欢与父母争辩,其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下逐渐形成的。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喜欢狡辩,懂得多,做得少,是不是德行出了问题?非也。其实,狡辩是儿童
编辑:扬子晚报日期:2023-11-30灵动多彩的活动让孩子活力满满——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课间10分钟见闻
丁零零11月29日上午,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像小百灵鸟一样飞出教室,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篮球、跳皮筋、跑步玩得不亦乐乎,校园顿时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课间10分钟,孩子们在活动中放松身心,让校园生活更加灵动多彩。 学校始终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一直鼓励和倡导孩子们走出教室,利用课间10分钟好好休息、活动。在海淀区民族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丁凤良看来,课间活动是学生在校学习的
编辑:中国教育报日期:2023-11-30点亮香港“小航天迷”的“太空梦”——内地航天专家走进香港中小学校园
新华社香港11月29日电(记者梁文佳、王承昊)浩瀚宇宙有边际吗?人类未来有可能在火星生活吗?人体在离开地球表面后如何适应失重环境?当内地航天专家走进香港中小学校园,迎接他们的是小航天迷们对太空探索的满满热情与好奇。 29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成员分赴香港培侨中学、马头涌官立小学(红磡湾)、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他们与来自40余所学校的约1400名在校中小学师生面对面互动交流,分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11-30
